马云是成功的,也是有魄力的。是值得我学习的。转载在此,作为激励吧。愿我的梦想早日实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997年,马云33岁,带着并不一帆风顺的创业经历,内心无比悲愤的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
那时,外经贸部对马云说:到北京来吧,来这儿你能干得更好!于是,马云从摔倒之处爬起来,舔干血迹重新上路,就在这一年,马云领着他的创业团队:张瑛、孙彤宇、吴泳铭、盛一飞、麻长炜、楼文胜、谢世煌、彭蕾、韩敏、蒋芳、戴珊和周悦红,踏上了进京的列车,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出任该中心信息部总经理。
事实上,1996年2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就已经正式成立,英文简称为CIECC。但CIECC的正式运营,却要等到近一年之后,当时,外经贸部要做的是一个大内网加上一个官方政府网站(MOFTEC网站),整个大内网项目的开发,由外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来负责,这也是一个联合国提供资金支持的项目。
有政府的支持,铺设光纤等基础网络架设工作并不复杂,而外经贸部高层最关心是,找到优秀的、最合适的人才来经营这个项目。起步阶段的中国互联网,最缺乏的是懂得经营,懂得把互联网当做生意来做的人才。于是,在杭州因为经营中国黄页而名声大震的马云,成了外经贸部领导眼中理想的人选。
1997年的那个冬天,马云和他带领的团队,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一个布衣侠客“风清扬”,带着一群江湖儿女,勇闯北京城……
他们工作的地点,就在北京东长安街2号,外经贸部1号楼里。伫立在中国最重要街道上的外经贸部大楼,和北京多数国家部委的办公楼相似,不高,但是很大。三栋灰白外墙的联排楼宇,不杂糅任何多余的色彩,除了正门口旗杆上那面五星红旗,以及大门两侧一丝不苟站岗的绿军装外,就连灰砖墙上标识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牌匾,都是端端正正的白底黑字,给人肃穆之感。总之,到了跟前谁都不敢大声说话,好像就怕惊动了什么。
马云跟自己的团队成员,全部住在外经贸部东郊潘家园的集体宿舍里。13个人分成三小群,分住在三套简陋的房间里,开发网站的工作很苦很累,还得经常加班。
尽管是给政府部门做事,马云的团队也没能享受什么特殊待遇,甚至比同部门工作的大部分人都要辛苦。日复一日,大家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的场景,早上闹钟一响,就得在一种极其痛苦、极不情愿的状态下,眯着眼睛穿衣起床,然后,大家就聚集到潘家园等车,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沿途的大街小巷,很快就进入梦乡,一路就这么一颠一颠地睡到外经贸部;工作到深夜,大家又一颠一颠地回到集体宿舍……
实际上,对于大内网的设想,马云从一开始就反对,并试图说服EDI把网站建在互联网上,但他这个EDI下属部门的小经理做不了主,方案还得部里官员定。无奈之下,马云最终还是屈从于官方的意志,硬着头皮做起来了。马云的13人团队,人手虽不多,却是高手云集。做网站开发对他们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何况这帮人在中国黄页时代就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网站是做好了,做得很快,也很成功。
但是,到了运营的环节,问题又出来了,政府的红头文件下来,业务却非常冷清。这也容易理解,外经贸部的大内网实际上有些像今天的“电子政务”系统,它的功能很简单,企业家们都认为,这原本就是一个电子化的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没理由让企业来买单!
于是,1998年7月,经外经贸部高层批准,EDI成立了合资的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由马云出任。
国富通成立以后,马云就带领团队开发“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项目,这是一个真正的互联网项目,也是马云真心想做的。无论是从架构还是从实际的经营运作来看,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都算是当时中国电子商务领域非常成功的一个项目。尽管它也是收费的业务,但收费办法已不像大内网时用政府的红头文件推广,而是采用更市场化的方法。所以中小企业上网很踊跃,网站很快就盈利了。而且,国富通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站,都是在创建的当年就实现盈利的项目,纯利高达287万元。
在中国政府站点中,外经贸部的网站不仅是国内部委中最早的一个,也是最优秀的政府站点之一。1998年10月5日,纺织品配额招标系统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投入运行,全国首次实现纺织品配额电子招标。当时中央和十多个部委的领导到场观看了电子招标开标演示。站在领导们面前,为其进行演示的,是一个长着顽童般模样、笑容可掬的年轻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正是时任国富通总经理的马云。而站在他左边的,则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站在他右边的,依次是国务委员吴仪、外经贸部长石广生。
北京的这次创业似乎是成功的,新公司和新网站势头不错,工资理想,团队齐力,大家很开心。但马云并不快乐,涉及利益的重要决定,他并没有发言权。马云发现,很多事情在政府的编制里很难做,存在着许多说不清的问题。马云认为电子商务应该支持中小企业、私有经济,而且网站一定是开放式的,但是,他的老板认为他们要服务大型国有企业,建立内部的封闭系统。在网站定位上大的分歧让马云开始考虑他来北京的目的能否实现。马云来北京是创业的,来追寻自己的互联网梦想的,不光是来挣钱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马云不断地在确认,他要的不是一份舒适的工作、一份高额的薪水,他想创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业网站。当时,网络大潮席卷全球,中国也第一次出现了网络热,五花八门的网站如雨后春笋,新浪、搜狐、网易一路高歌猛进,曾是中国网络第一人的马云,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让马云有些心急如焚。
在这个过程中,雅虎杨致远向马云发来了聘请,邀请他任雅虎中国总经理;1998年底,成立不久的新浪也重金邀请马云加入,都被马云拒绝。在经过诸多思考跟抉择之后,马云决定忍痛离开北京,杀回杭州重新创业。
实际上,马云离开北京的时候,还没有想过要做阿里巴巴,那时候觉得中小型企业一定有前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很好,到底要做什么还不是很明确。马云选择杭州的理由也非常简单:一来杭州位于中小企业最多的江浙地带;二来杭州远离北京、深圳这些喧闹的IT中心,人力资源相对便宜。
决定之后,马云把他从杭州带过来的团队召在一起,对他们说:“你们可以留在部里,这有外经贸部这棵大树,也有宿舍,在北京的收入也非常不错;你们在互联网混了这么多年,都算是有经验的人,也可以到雅虎,雅虎刚进中国,是家特别有钱的公司,工资会很高,每月几万块的工资都有;也可以去刚刚成立的新浪,这几条路都行,我可以推荐。反正我是要回杭州了。”
接着马云又说:“你们要是跟我回家二次创业,工资只有500元,不许打的,办公就在我家那150平方米里,做什么还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要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如何抉择,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
其实,当时除了马云,所有人的情绪都很低落,离开互联网技术、信息以及资金、传媒关注度最密集的北京,还能有什么希望呢?马云告诉大家,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最新的技术,不能听每天流传于坊间的各种浮躁声音,控制好成本的话,做个网站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做电子商务的第一需要是来自传统行业中小企业的客户,他们集中在浙江。5分钟后,马云的伙伴都对马云说:“我们回杭州,一起来一起回去。”
离开北京之前的一个礼拜,他们第一次一起去游玩长城。去长城那一天,马云总觉得特别悲壮,感觉像是壮士一去不复返似的。那天,马云穿了一件红色的外套,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大毡帽,斜斜地靠在城墙上,享受着阳光。一群人在长城上,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突然有了豪情壮志,发誓要建立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网站。古老的长城也给了马云最新的灵感,他在长城上看了每一个砖头上都有“张三到此一游,李四到此留念”,他觉得很有意思。他说,如果说我要建公司的话,我第一步就是从BBS(公共宣传板)开始。如今,那张他们在长城上的照片,已经被当作是历史资料载入阿里巴巴史册。
离京前的一个晚上,马云和十几个年轻人,聚在北京的一个小酒馆里,那天晚上,北京的天空上下着很大的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最后在一起唱起了“真心英雄”,许多人都不记得,那天晚上马云到底说了些什么,但他们都能够记得这首歌,他们也不记得明天之后将会如何面对新的生活,但是那个晚上,酒是热的,心是热的,歌是热的。在许多年以后,“真心英雄”这首歌依然伴随着阿里巴巴人度过了许多危难的时期,比如说第一次互联网低潮,比如说非典等等。
那一年,马云35岁,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工作,拒绝了很多公司的邀请,决定离开北京,重回杭州,重新出发!35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人生已经定型,即使是对今天从事互联网的人而言,似乎也已经是一个不敢“任性”的年龄。然而,35岁的马云,在偌大的首都,面对着寒冷的北京城,略显沧桑的面庞下,心里的梦想,从来都不曾老去!
聚享站 |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惊觉社区 | 杭州同城分类信息 | |
这视界 浙ICP备17017888号 |